活塞式氨制冷压缩机的运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
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启动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。查看车问运行记录。了解制冷压缩机的停机原因和停机时间,若因事故停机或机器定期修理,应检查机器是否已修复,并应具有修复后的试车记录。然后,根据所需负荷量确定启动台数,做到压缩机合理运行。
检查活塞冷库压缩机。启动前应对制冷压缩机进行下列检查:(a)检查制冷压缩机及电动机各运转部位有无障碍物,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。(b)检查曲轴箱压力是否正常。如果超过0.2MPa(表压)时,应稍开吸气截止阀降压。若降压困难或经常发生曲轴箱压力过高,应查明原因加以消除。(c)检查曲轴箱内油面是否在正常位置。侧盖仅有一个油面玻璃视孔的,油面不得低于视孔的1/2;有两个视孔的,油面不得超过上视孔的1/2,不得低于下视孔的2/3。(d)检查各压力表阀是否已全部打开,各压力表是否灵敏准确,对已损坏的表应予以更换。(e)检查能量调节装置的手柄是否在“零位”或缸数最少的位置(装有旁通阀压缩机应将旁通阀打开。(f)检查油三通阀的指示位置是否处在“运转”或“工作”的位置上。(g)检查自动保护装置(如油压差控制器、高低压压力控制器等)的指针是否调整在所要求的数值上。
检查系统管路上的阀门。启动前应对系统管路上的阀门进行下列检查:(a)检查高压系统管路上的阀门。制冷压缩机的排气截止阀和供液调节站的总供液节流阀应关闭;油分离器、冷凝器、高压储液器等管路上的截止阀和安全阀前的截止阀、均压阀、压力表阀、液面指示器阀均应开启。其他如热氨冲霜阀、放油阀、空气分离器、集油器上的各种阀门、排液桶除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外的所有阀门、紧急泄氨器上的所有阀门均应关闭,待制冷系统工作后,根据情况需要再行开启。检查低压系统管路上的阀门。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截止阀、各低压设备的放油阀、加压阀、热氨冲霜阀、冲霜排液阀等均应关闭;由总调节站经氨液分离器或低压循环桶、氨泵、分调节站至各冷间蒸发器,再经氨液分离器或低压循环桶回到制冷压缩机,在管路系统上所有的阀门均应开启。同时各低压设备的压力表阀、安全阀前的截止阀、均压阀、液面指示器阀均应开启。
检查有关容器的液面。启动前应对有关容器的液面进行下列检查:(a)高压储液器的液面应不高于容积的80%,不低于容积的30%。(b)低压循环桶或氨液分离器的液面应处于浮球阀的控制高度,在浮球阀失灵或无浮球阀时,液面应控制不高于容积的60%,不低于容积的20%。(c)低压储液器通常不应有液位存在,如超过40%,应马上排液。检查中间冷却器(双级压缩时)。对于双级压缩,启动前应对中间冷却器进行下列检查:(a)中问冷却器的进气阀、出气阀、蛇形盘管进液阀、出液阀、浮球阀上的阀门(手动节流阀除外)及供液装置的气液平衡阀、液面指示器阀均应开启。(b)中间冷却器上的手动节流阀通常是关闭的,只有在浮球阀失灵时才使用此阀作手动供液。放油阀应关阀。(c)中间冷却器的液位应保持在浮球阀控制的高度上。当浮球阀失灵时,应开启手动节流阀向中间冷却器供液,使液位控制在50%左右。(d)中间冷却器的压力不应超过0.4MPa(表压),如超过应进行排液降压。检查其他设备。检查制冷剂液泵、水泵、盐水泵、冷风机上的风机、冷却塔风机等,均应处于工作前的准备状态。供水供电。启动水泵,向冷凝器、制冷压缩机气缸冷却水套及曲轴箱内油冷却器水管供水;通知电工向制冷压缩机的电控柜供电。
- 相关文章:
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安装润滑系统 (2014-3-12 13:25:13)
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装配与调整 (2014-3-12 8:41:23)
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拆卸 (2014-3-11 8:26:0)
压缩机润滑装置的修理 (2014-3-10 12:28:17)
压缩机的装配和检验 (2014-3-10 9:5:24)
气缸和活塞销的修理 (2014-3-9 8:34:12)
活塞式压缩机曲轴的测量 (2014-3-8 11:4:19)
活塞式冷库压缩机拆卸步骤 (2014-3-7 19:58:10)
制冷压缩机磨损零件的修复原则及修理方法 (2014-3-4 20:45:11)
制冷压缩机的检修 (2014-3-4 20:10:16)
螺杆式制冷机组的维护保养 (2014-3-1 15:2:40)
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(2014-2-25 19:55:8)
- 留言列表: